- 编辑: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浏览量:172
- 2023 / 04 / 07
季春时节,大地开阔
春分后十五日
斗指乙,万物至此
皆洁齐而清明,故为「清」
淅淅细雨,山河清秀
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--清明
清明节又叫踏青节
在仲春与暮春之交
即冬至后的第104天
扫墓祭祖
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主题
也是春耕的大好季节
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之说
清明·由来
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,它根据节气而定,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。清明节与除、盂、九三节并称“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”,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“墓祭”之礼,后来民间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扫墓,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。
清明·习俗
祭祀
杜牧诗云: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在这一天,我们为先人扫墓,既是礼敬祖先,不忘前人的伟大奉献;也是慎终追远,寄托后人的无限哀思。
插杨柳
黄河流域、淮河流域、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、在屋檐下挂柳、妇女头上簪柳、男子身上佩柳、儿童吹柳管、墓前插柳挂纸钱。
踏青
清明时节春光明媚、草木吐绿,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。踏青又叫春游,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。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,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,既追思先人,又健康身心,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。
清明·美食
青团
清明时节,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。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“浆麦草”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,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,然后开始制作团子。
馓子
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习俗。“馓子”为一油炸食品,香脆精美,古时叫“寒具”。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,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。
清明是承载情感的节日
春天是孕育万物的季节
春光明媚,花开正好,
一半思念,一半明媚。
不要浪费每一个清明的春天
与春天同行,美好与希冀永驻
审核 | 王艺诺
图片来源 | 网络
文 | 熊燕
排版 | 熊燕
微信号 | perfect世界艺术
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备18005196号-6
地址: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花海大道大学路1号